首页> 资讯> 详情

载人航天精神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时代凯歌

2023-08-31 11:52:32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日趋激烈的世界科技竞争,为了能够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30多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响应号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在踔厉奋斗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从“神舟”到“天宫”,一次次刷新的中国速度、创造的中国奇迹,在浩瀚太空打上了令国人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国标识,铸就了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也使得我国建设世界航天强国的奋进步伐更加坚定且自信。

托举千年飞天梦想的伟大工程


【资料图】

曾几何时,飞天梦寄托了中华民族的无限遐想。腾云驾雾的神话、列子御风的记载、敦煌飞天的身姿……这些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动人故事,无不反映了我们对飞天的无限向往。

新中国成立后,千年飞天夙愿开始照进现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将载人航天一事提上日程。当时所做的工作,为日后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知识分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许多大国投入人力物力,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一旦落后就很难追回,必须一开始就参与其中。1986年3月,具有强烈使命感的老一辈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863计划”正式实施,载人航天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计划。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审议了中央专委提交的《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会议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认为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向载人航天进军的号角吹响了,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伟大工程由此展开。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这代表我国突破并掌握了载人航天领域的一大批关键性技术,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是伟大祖国的荣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人在探索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了中国航天“加速度”。

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921工程”实施以来,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勇攀高峰,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我国已昂然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行列,正向着世界航天强国阔步迈进。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乐章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特别”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标识。

特别能吃苦,源于载人航天队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上最具风险的高科技实践活动,在航天工作者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历次神舟飞船发射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要对测试厂房的8000多个插头、火箭系统1000多个对接插头、几百件火工品逐一检查核对3遍以上。为了适应航天环境,航天员必须接受“魔鬼训练”。以超重耐力训练为例,航天员要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自身体重8倍重量)考验,这会导致面部肌肉变形下垂,甚至连脏器都感觉临时位移了,呼吸非常困难。短短几十秒,就如同跑完一万米一样难受。30多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创造了优异成绩,助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特别能战斗,源于载人航天队伍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工程。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推进,全国各类机构、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做到举国“一盘棋”,凝聚成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在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心、遍及全国的卫星测控网上,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值勤的民兵。载人航天工程所展现的大局观、集体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特别能攻关,源于载人航天队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晚,如何将差距迎头赶上,局部还实现超越?这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工程立项之初,尽管我国已经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是从零开始。航天科技队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我国用较短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历程,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有能力研究建造的载人航天系统变成了现实。

特别能奉献,源于载人航天队伍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几代航天人用艰辛和奉献浇筑而成的。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从孙家栋院士“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到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干什么都要干好它”,再到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国家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面对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中国航天人响亮地喊出“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再艰苦的环境,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主持人问航天员景海鹏:“你们在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时,有没有想过有可能回不来?”景海鹏说:“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同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彩篇章,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具有超越时空的时代价值。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坚定“四个自信”。载人航天工程的立项实施,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成功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激发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新征程上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培养时代新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不良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冲击着主流价值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载人航天工程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载人航天精神的育人功能,用先进典型、感人事迹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自立自强的见证史、书写史。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和世界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航天工作者敢于向未知挑战,勇于和尖端交锋,善于和封锁交手,将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突破,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历史一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等不来的。新征程上,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就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自信自立,把载人航天精神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既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又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李鹏系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建有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2022ND0224]成果)

关键词:

上一篇:女子深陷投资理财骗局 民警上门劝阻及时挽损
下一篇:最后一页